第 96 章 联手(第3页)
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康熙示意梁九功扶太子起来,笑着夸他处置得当。
哪知道太子的话还没说完:“李光地给儿臣授课的时候,常常不经意提起他曾经千里驱驰,为朝廷献计献策的功劳。儿臣也没想到,能千里驱驰的人,身子骨竟这样柔弱,只跪了几日,每日跪半个时辰,就晕倒了。”
显然是对太子的处置不满,以奴欺主。
李光地才高不假,对朝廷有功也是真,康熙很欣赏他。
所以皇后以貌取人,说李光地不合适留在詹事府的时候,康熙并没当回事。
他万万没想到,李光地竟然是个有才无德之辈。
理论上,圣明君主应该亲贤臣远小人,但在实际操作中,贤臣和小人都要用。
不过要分开用,有取舍地用。
比如太子的詹事府,就不是一个以才取人的地方,而是应该选德才兼备,甚至德更突出的人,辅佐太子。
太子的詹事府由满、汉两套人马组成,太子年纪还小,康熙本来只想设两个詹士教太子读
书。
之所以为李光地临时增加了一个少詹士的编制,就是因为他这样才德兼备的人,委实难得。
能写出蜡丸疏,助朝廷平叛,此人的才能自不必说。
关键康熙还听说,李光地在写这份蜡丸疏之前,曾经见过耿精忠。面对耿精忠高官厚禄的收买,李光地毫不动心,而是虚以为蛇,与之周旋,为朝廷出兵争取了宝贵的时间。
忠君爱国,大义凛然,足够让康熙为他破例。
哪知道这样的李光地,居然对孝道嗤之以鼻,还敢暗戳戳挑拨太子与皇后之间的关系。
这一下便触到了康熙的逆鳞,神仙也救不得了。
于是以身娇体弱为由,把李光地一脚踢出詹事府,踢回翰林院修书去了。
恰在此时,有御史弹劾李光地冒领军功、卖友求荣、欺君罔上三项大罪。
这事若放在从前,康熙多半不会理。
人红是非多,每个朝代都不能免俗,康熙早习惯了。
可有了太子告状的引子,李光地在康熙心里被贴上了有才无德的标签,此时再看御史的弹劾,康熙决定还是查一查。
被踢回翰林院修书,李光地反而觉得解脱了,不必每日跪着给太子授课,看太子冷脸,被同行挤兑。
是金子在哪里都发光,与其埋没在詹事府,倒不如出来给皇上打工。
皇上今年才二十七岁,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,太子不待见他又如何,有皇上的器重足够了。
他好心为太子筹谋,太子却狗咬吕洞宾,以后他就在翰林院睁大眼睛看着。等有朝一日,皇后诞下嫡子,看太子会落得一个怎样的下场。
别看现在的太子是太子,以后如何,谁也说不准。
《史记》是后来人写的。舜侥幸没死,后世之人便说是孝可感天,舜还因此被尧选中成为接班人。
但在历史长河中,又有多少个如舜一般的人,没能有这份好运气呢。
回到翰林院,忽然传出有御史弹劾他三项大罪,李光地这才有些慌了,立刻写了一份为前同事兼同乡陈梦雷证明的折子呈上。
却只字不提陈梦雷的功劳。
此时耿精忠和尚之信早已投降,陈梦雷还没被当成叛党抓起来,只是在南边苦苦护着李光地的家人,却迟迟没有等到朝廷的重用和嘉奖。
康熙看着李光地呈上来的折子,亲自给在前线作战的索额图写了一封信,让他去见一见这个陈梦雷。
索额图很快回信,向康熙举荐了陈梦雷,认为此人才高,不输李光地。并且向康熙禀报蜡丸疏其实是陈梦雷所写,而冒领功劳的李光地充其量只能算个跑腿的。
回信中,还附赠了一封陈梦雷的奏折,以及李光地家人为陈梦雷作证的证词。
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